烤全羊是蒙古民族的餐中之尊,是宴席上的一道最講究的傳統(tǒng)名菜,其形、色、味俱佳,具有濃郁的民族風味。上席時烹制者將
整羊平臥于一大木盤中,羊脖上系一紅綢帶、打成花結以示隆重。餐車配有刀、叉,有專人在客人面前將羊卸成小塊,先把
里脊上的瘦肉切下來,放在盤子里端上去,視客人身份依次奉遞,最后把帶骨頭的肉端上去,接著才能上飯。這便是烤全羊待客的全過程。
由于“烤全羊”的加工方法特殊和講究,以前只供蒙古王爺享用,一般牧民根本吃不到。如今,在烤全羊剛上席,身著民族服裝的禮儀小姐,雙手捧著哈達,唱著甜美的祝酒歌,敬獻哈達并用銀碗向尊貴的客人敬酒,歌聲不停,敬酒不斷。一銀碗酒約有一兩多,而且必須喝完,如果不想多喝一定要等唱完歌再干杯,否則還會繼續(xù)倒酒。
喝酒時也是有禮儀講究的。接酒時要左手捧杯,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,表示先祭天;第二滴酒彈向地,表示祭地;第三滴酒彈向額頭,表示祭祖先;隨后就把酒一飲而盡。
哈達作為蒙古人民和藏族人民的禮儀用品,在向尊貴的客人敬酒時是要用到的。蒙古族和藏族表示敬意和祝賀用的長條絲巾或紗巾,多為白色,藍色,也有黃色等。
哈達以白色為多,白色象征著純潔、美好、吉祥、善良。而在內蒙古大草原上,哈達也有藍色,因為藍色是天空的色彩,藍色在草原象征著永恒、興旺、堅貞和忠誠,牧民還特別喜愛穿藍色的
袍子,在生活中的裝飾圖案也多采用藍色。